【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是什么意思】一、
“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是禅宗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提出的一句著名偈语。这句话源于一次关于佛法修行的争论,原本是神秀写的一句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人应不断努力修行,防止心性被污染。
而慧能则反驳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认为,佛性本自清净,无需外修,人心本无烦恼,何须刻意去“拂拭”?这体现了禅宗“顿悟”的思想,强调内心的觉悟与自然状态。
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人的本性是纯净无染的,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努力去改变或净化它。如果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又何必去担心“尘埃”呢?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坛经》(禅宗六祖慧能) |
原句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背景 | 对抗神秀的“勤拂拭”观点,提倡“顿悟”思想 |
字面意思 | 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会有尘埃? |
深层含义 | 人的本性清净,无需外修;烦恼本不存在,何必执着? |
哲学思想 | 禅宗“顿悟派”主张,强调内在觉悟与自然状态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不要过度焦虑和执着于外在事物,应回归内心平静 |
三、结语
“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不仅是一句禅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面对纷扰世界时,不必过分担忧和挣扎,因为一切皆源于心。若心静,则万物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