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三国时期的上庸有多少人(三国时期的上庸指的是哪儿)

2023-09-21 01:57:25 来源: 用户:章达彬 

今天锅盖头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三国时期的上庸有多少人,三国时期的上庸指的是哪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里面的“上庸”是现在的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析汉中郡置,属荆州,治所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上庸郡辖北巫、安乐、武陵、安富、微阳5县。 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即曹丕黄初元年),孟达降魏,袭刘封,刘封逃回蜀国,魏合并房陵、上庸、西城3郡为新城郡。

228年(太和二年) 魏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3县为上庸郡,治上庸。 230年(太和四年),撤上庸郡并入锡郡。 237年(景初元年),分魏兴郡之微阳县和锡郡之安富、上庸2县并为上庸郡。嘉平年间又撤上庸郡,至259年(甘露四年)复置。

三国时期的上庸指的是哪儿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三国时期,为上庸郡。甘露四年(259年)为新城郡,下领堵河流域七县,孟达曾任太守,曾有长诗《上堵吟》著称于世。“魏咸熙元年为公国,封刘后主(禅)”(《华阳国志》)

两晋时期,上庸郡曾为清河康王子铨封地庸王国”。上庸郡成为逃避战乱和苛政的最佳避难所,这就有上庸郡治下的武陵县渔人闯入桃花源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