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不寻常的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攻击恐龙的罕见证据

2023-07-20 10:19:16 来源: 用户:匡芸蝶 

加拿大和中国科学家描述了一块大约 1.25 亿年前的不寻常化石,它展示了肉食哺乳动物攻击大型食草恐龙时的戏剧性时刻。

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该书的合著者乔丹·马伦博士解释说:“这两种动物陷入了殊死搏斗,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这是显示哺乳动物对恐龙的实际捕食行为的第一批证据之一。”该研究今天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该化石的存在挑战了一种观点,即在白垩纪时期,恐龙几乎没有受到与它们同时代的哺乳动物的威胁,当时恐龙是占主导地位的动物。这块罕见的化石现收藏于中国山东省威海紫光实验学校博物馆。

保存完好的化石中的恐龙被鉴定为鹦鹉嘴龙的一种,其大小与大型狗相当。食草性鹦鹉嘴龙是已知最早的有角恐龙之一,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亚洲,距今约 125 至 1.05 亿年前。这对化石中的哺乳动物是一种类似獾的动物,名为Repenomamus roughus。尽管按照恐龙的标准来看,它并不大,但它是白垩纪时期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当时哺乳动物还没有主宰地球。

在此发现之前,古生物学家知道蜥蜴龙捕食包括鹦鹉嘴龙在内的恐龙,因为在哺乳动物的胃中发现了食草动物的幼骨化石。

“这两种动物的共存并不新鲜,但通过这块令人惊叹的化石,科学的新发现是它所表现出的掠食行为,”马伦说。

该化石于 2012 年在中国辽宁省采集,两具骨骼都几近完整。它们的完整性是因为它们来自被称为“中国恐龙庞贝”的刘吉屯化石床地区。

该名称指的是该地区的许多恐龙、小型哺乳动物、蜥蜴和两栖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在一次或多次火山喷发后被泥石流和碎片突然集体掩埋。经过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矿物学家 Aaron Lussier 博士的分析,证实了该研究化石的岩石基质中存在火山物质。

鹦鹉嘴龙-蛇蜥蜴化石由该研究的合著者、中国的韩刚博士保管,他引起了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家吴晓春的注意。吴博士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合作了数十年,当他看到它时就知道它很特别。

对这对化石的仔细检查表明,鹦鹉嘴龙呈俯卧姿势,后肢折叠在身体两侧。蛇蜥蜴的身体向右盘绕,坐在猎物的上面,哺乳动物 抓住更大恐龙的下巴。这种哺乳动物还咬住了一些肋骨,而Repenomamus的后脚则抓住了恐龙的后腿。“大量证据表明,一场主动攻击正在进行中,”马伦博士说。

马伦、吴和同事排除了这种哺乳动物只是以死去的恐龙为食的可能性。例如,恐龙的骨头没有齿痕,这表明它没有被吃掉,而是被捕食。如果恐龙在哺乳动物遇到恐龙之前就已经死了,那么这两种动物就不太可能如此纠缠在一起。蜥蜴龙位于鹦鹉嘴龙上方,表明它也是侵略者。

小型动物攻击大型猎物的类比在现代世界是众所周知的。马伦和吴指出,一些孤独的狼獾会猎杀较大的动物,包括驯鹿和家羊。而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狗、豺狼和鬣狗会攻击还活着的猎物,猎物会崩溃,往往处于休克状态。

马伦解释说:“这可能就是化石中所描述的情况,蜥蜴龙实际上在鹦鹉嘴龙还活着的时候就吃掉了它——然后它们就在混乱的后果中被杀死了。”

研究小组在论文中推测,来自中国陆家屯化石床的火山沉积物将继续产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新证据,而这些证据在其他化石记录中是未知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