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 > 正文

识别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特点(破解黄土高原气候环境变化

发布时间:2024-01-21 08:42:05编辑:鲍弘芳来源:

导读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识别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特点(破解黄土高原气候环境变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识别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特点(破解黄土高原气候环境变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著名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芷生,已经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半个多世纪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识别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特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识别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特点

我国著名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芷生,已经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半个多世纪了。

荣获2019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缘于他在全球环境变化、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越,特别是在黄土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创新性研究,对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西部和陕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建黄土高原气候历史

1941年,安芷生出生在湖南芷江,安徽六安人。196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业。

安芷生毕业后,即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他的研究兴趣开始拓展至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相融合的新领域。

上世纪90年代,安芷生带领团队基于中国黄土和其他生物地质记录的野外观测和大陆环境科学钻探的研究,将野外观测、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首次提出东亚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和过去亚洲季风变迁的动力学,解析了亚洲环境变化的机理,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他一直坚持在科研一线,从事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黄土的堆积、演化及其与古气候、古环境的关系,并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率先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引入我国,最早指出我国240万年前的重大地质气候事件,测定蓝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与刘东生院士一起将中国黄土与深海沉积序列进行成功对比,重建黄土高原的气候历史;提出黄土堆积演化模式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由他所领导的研究集体,系统地提出控制中国古环境变化的东亚古季风理论,建立最近240万年、13万年和最近2万年以来中国古环境变化序列,重建了最近2万年以来中国环境变化图景,并对古季风变迁机制进行系统讨论;提出末次冰期和间冰期冬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突发事件的证据和规律,并开展南北半球古气候对比的研究,获国际学术界承认。

据统计,安芷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Geology》《Quaternary Research》《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等发表文章100余篇,在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文章80余篇。出版合著《黄土与环境》是主要执笔者之一。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多次。曾多次被邀在国际科联和全球变化研究国际学术大会上作报告,展示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成就和自信。

1991年,安芷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陈嘉庚科学奖;2011年,获美国沙漠研究所杰出国际科学家奖;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地球环境研究所奠基人

位于西安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大陆环境变化科学研究中心。

安芷生院士就是这个研究所的奠基人之一,为打造其成为新型的地球环境研究中心,他与这个集体已不懈努力了35年。

他曾任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等。

多年来,地球环境所在安芷生的带领下,在“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三极驱动对亚洲环境的影响”“不同时间尺度全球季风的动力学”“宇宙成因多核素示踪全球变化”“气候突变事件”“树轮气候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气候模拟”“粉尘和PM2.5同步及连续观测研究”“雾霾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国际地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安芷生团队把研究方向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将环境变化高水平基础成果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有机结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还把“黄土”的研究理论拓展到了更宽领域,为我国西部特别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一带一路”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79岁的安芷生,已经与“黄土”打了50多年的交道。他坦言,刘东生院士对自己学术方向的指引和基本功训练让他终生受益。这也成为他严格培养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坚持”。

桃李满天下的安芷生院士说:“年轻人搞科研,首先要从兴趣出发,二要坚持不懈。地学基础研究,牵涉到时间尺度长、空间地域广、资料量庞大的复杂系统,如果没有兴趣是很难做好的。有了兴趣,搞研究才能持之以恒。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有一种信念!”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